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交易 > 招商项目

重点项目推介||西南交通大学所属52项专利专场推介(一)

发布时间:2023-06-10

(一)招商方:西南交通大学

(二)招商标的情况:

1.基于受激布里渊效应的多频率高精度微波光子测频方案

专利申请日:2015.01.04

授权公告日:2017.10.24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受激布里渊效应的多频率高精度微波光子测频方案。它包括单波长激光器(101)、双驱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102)、马赫曾德尔调制器(103)、光隔离器(105)、色散位移光纤(106)、光环形器(107)、光电探测器(108)、电处理单元(109)、参考微波源(104)。与其他微波光子测频方案相比,本方案分别利用布里渊效应中的两次映射关系:动态频率功率映射、频率相位映射,通过将多频率的瞬时测量与单频率误差测量相结合,实现了多频率高精度微波光子测频。可应用于电子对抗和微波检测领域。

 

2.基于增强现实的车辆换道全过程辅助驾驶系统:

专利申请日:2016.09.30

授权公告日:2018.08.21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车辆换道全过程辅助驾驶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用于捕获换道车辆周边道路和车辆的图像;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提取换道车辆与周边车辆的距离、相对速度、加速度信息,并将提取的信息输入所建模型,模型结果为车辆换道全过程(包括换道决策、准备、执行)提供建议;所述增强现实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换道全过程的相关建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实时检测车辆的位置和速度,同时提供换道全过程的增强现实的信息和增强现实设备,如在增强现实装置上显示一个符号或换道操作的建议,最大程度上降低换道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3.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

专利申请日:2016.06.30

授权公告日:2018.02.06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其包括上身结构、腿部结构、膝关节及髋关节,所述腿部结构包括大腿结构及小腿结构,所述髋关节连接所述上身结构及所述大腿结构。所述膝关节连接所述大腿结构及所述小腿结构。所述上身结构包括尺寸可调节的腰部组件,所述腰部组件包括与所述髋关节相连接的髋连接块。所述膝关节包括连接于所述大腿结构的第一大腿连接座、转动连接于所述大腿连接座的第二小腿连接座及两个连接于第一大腿连接座的第一电机,两个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小腿连接座相对于所述大腿连接座转动。

 

4.一种桥梁现场静载试验评定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5.03.05

授权公告日:2017.08.29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现场静载试验评定方法,其主要是一种通过现场静载试验来评定桥梁承载能力及适用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收集相关资料前期准备工作具体内容与方法;(2)根据收集来的资料,建立合理准确的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3)根据恒、活载下桥梁内力及应力计算分析结果,明确桥梁的理论受力安全性及活载受力特点;(4)结合桥梁传统的关键截面,确定桥梁试验截面,完成静载试验方案设计;(5)桥梁现场静载试验并处理数据(6)研究设定试验评定指标对应的评定区间;(7)对桥梁结构性能做出合理全面评价。本发明评定方法与指标能够更有效并细化指示出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及适用性,提高评定结果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5.一种极化码迭代接收机、系统和极化码迭代译码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7.05.04

授权公告日:2019.12.31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化码迭代接收机和极化码迭代译码方法,其中的极化码迭代接收机包括:检测器、第一加减法器、解交织器、迭代极化码译码器、第二加减法器、第二交织器和逆映射器。通过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极化码迭代接收机和极化码迭代译码方法,可以在保留编码增益的同时,在不增加译码复杂度的情况下,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及误块率性能,提升用户体验。

 

6.一种快速鲁棒的多模态遥感影像匹配方法和系统:

专利申请日:2017.08.31

授权公告日:2019.08.30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鲁棒的多模态遥感影像匹配方法和系统,整合各种局部特征描述符进行多模态遥感影像自动匹配。首先对影像的每个像素提取局部特征描述符,形成逐像素的特征表达图,然后基于该特征表达图利用三维傅里叶变换在频率域建立一种快速的匹配相似性测度,最后采用模板匹配进行同名点识别。另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逐像素特征表达技术梯度方向特征通道(CFOG),它在匹配性能和计算效率方面要优于基于HOG、LSS和SURF等描述符的逐像素特征表达方式。本发明能有效克服可见光、红外、激光雷达、合成孔径雷达以及地图等多模态影像间的非线性辐射差异,在影像间快速、精确地识别出同名点,实现影像的自动匹配。

 

7.基于阵列波导光栅的光载无线通信波束赋形装置及其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7.11.15

授权公告日:2019.04.16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一种基于阵列波导光栅的光载无线通信波束赋形装置及其方法。射频信号调制到多个波长载波上,在光域上由可编程光真延迟模块处理,该模块由光开关和能够提供相邻波长通道间不同基本延时的多个级联AWG组成,不同级的AWG的基本延时量呈以2为公比的等比分布。不同波长的光载波进入不同支路进行光电转换恢复出不同时延(相位)的射频信号,实现远场波束定向辐射模式。本发明具有宽带,可调,灵活、体积小易集成等特点,在下一代移动通信、高速铁路等动态场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8.基于环境可控型原子力显微镜的数控旋转式探针切换装置:

专利申请日:2018.06.20

授权公告日:2019.06.07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可控型原子力显微镜的数控旋转式探针切换装置,包括腔体上盖和探针切换结构。所述腔体上盖设置有非规则类矩形凸台、内凹槽、矩形光窗结构以及密封法兰结构。本发明具有如下突出优点:1)非规则类矩形凸台、内凹槽、矩形光窗结构以及密封法兰结构设计显著增加了腔体内部工作空间并且有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2)内凹槽、L型过渡板连接结构以及探针托架与探针载动块非对称配合设计有效保证了激光垂直聚焦高度和聚焦位置;3)能够在真空、气氛、液体等不同工作环境中通过程序控制实现多达8根不同功能探针的高效、精确切换,进而在同一工作环境中原位实现表面形貌扫描、拉曼光谱分析、微观摩擦磨损和摩擦系数测量等功能。

 

9.一种点接触式微动疲劳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4.09.09

授权公告日:2017.01.04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接触式微动疲劳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本发明的点接触式微动疲劳试验装置包括与试样直接接触的微动桥,环面与试样轴向垂直的加载环,穿过加载环环壁与微动桥接触的加载螺栓,所述试样穿过加载环的环面中心,所述微动桥与试样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凸弧面形的微动桥脚,所述微动桥或加载螺栓上设置有应变片并连有应变仪;通过微动桥的微动桥脚与试样直接接触,实现微动桥与试样的点接触,通过调节加载螺栓对微动桥加载压力,能够使试样接触表面产生微幅相对运动并对试样接触表面施加法向压力,该装置配合疲劳试验机可实现对拉压、扭转和拉扭复合微动疲劳模式的理论研究。

 

10.铁路隧道衬砌全断面车载检测方法与装置

专利申请日:2012.02.13

授权公告日:2014.04.02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一种铁路隧道衬砌全断面车载检测方法与装置,要解决是避免探地雷达天线与接触网及其支座相碰,检测速度为列车正常运行速度;全断面检测各天线之间不相互干扰;在检测过程中自动定位,并且只采集记录隧道内探地雷达信号;改进隧道检测中探地雷达信号处理和分析方法。这种车载设备包含六通道高速扫描探地雷达部分、定位部分、激光测距部分以及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探地雷达脉冲重复频率3MHz;每个通道的脉冲重复频率500kHz,扫描速率为976scan/s。TEM短喇叭空气耦合天线,每组天线为两发一收,中心频率为300MHz。探地雷达天线安装在客车连接体外,天线辐射面分别指向拱顶、拱脚和边墙,用于铁路隧道衬砌检查自动化检测。

 

11.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4.07.24

授权公告日:2016.08.24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该铜基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经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1~9%、石墨粉末2~5%、Ti3SiC2粉末6~15%、余量为铜粉末;其中经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是将碳纳米管采用没食子酸水溶液改性得到的碳纳米管。本发明所述铜基复合材料中,经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分散性好,杂质含量低,且保持了完整的长径比,与石墨粉末、Ti3SiC2粉末和铜粉末发挥共增强作用,显著提高了铜基复合材料的电摩擦磨损性能,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强度和耐冲击性。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易于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2.动刚度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专利申请日:2012.11.20

授权公告日:2015.11.04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涉及交通轨道领域,具体涉及动刚度的测试方法及系统。动刚度的测试方法,包括:在预设时间内,对轨道施加预设频率范围内的力,使所述轨道产生振动;按照预设的采样频率,实时采集所述力信号及所述振动的加速度信号;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按照采集的所述力信号及所述加速度信号,记录力F的数据、力F对应的时间、加速度a的数据和加速度a对应的时间;根据所述加速度a的数据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得到位移X与频率f的对应关系;进而得到位移X与时间t的对应关系;根据上述对应关系,以及动刚度与位移和力的对应关系,得到动刚度Z与频率f的对应关系,即宽频动刚度。本发明提供的动刚度的测试方法及系统,能够测试轨道的宽频动刚度。

 

13.一种土体试样微形变的成像检测装置及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3.08.27

授权公告日:2015.10.07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涉及土工试验领域的试样微形变量测,尤其涉及土工离心机的土体试样微形变量测。公开了一种土体试样微形变的成像检测装置,包括土工离心机,土工离心机的模型箱外侧固定有照相机系统,模型箱内放置有土体试样,模型箱的透明窗口有机玻璃内侧面设置有固定参考坐标格网。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土体试样微形变的成像检测装置对土体试样进行成像检测的方法。

 

14.一种气体传感器及其阵列:

专利申请日:2006.10.09

授权公告日:2009.11.11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一种气体传感器及其阵列,气体传感器的组成为:硅基片(1)的背面制作有一杯状空腔(2),杯状空腔(2)的顶部为硅应变膜片(3);硅应变膜片(3)中分布有四个应变电阻(5、6、7、8)并相连构成惠斯通电桥;硅应变膜片(3)的上表面附着有能够吸收被测气体并发生膨胀形变的聚合物薄膜(4)。该种气体传感器体积小、易于集成和批量生产,工作时无需加热,功耗低、可检测多种有机气体。以该种传感器为单元,多个传感器单元集成于一块芯片上构成气体传感器阵列,有利于改善气体传感器的选择性。

 

15.一种基于姿态分析和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的跌倒检测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8.05.30

授权公告日:2022.06.03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姿态分析和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的跌倒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采集区域内的视频数据,截取人体行为的关键帧;步骤2:将步骤1中每一帧图像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估计模型得到人体关节点的坐标;步骤3:选取部分关节点的运动轨迹特征;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数据描述模型判断是否为跌倒;本发明能够很好的处理人的体积和形状并不固定、衣着变化多样、遮挡及非平衡数据中跌倒数据少等问题;自动化处理水平较高,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较低的误检率,可以极大减小老年人跌倒不能及时发现的风险。

 

16.一种汽车车内非平稳异常噪声源识别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6.05.20

授权公告日:2020.02.18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内非平稳异常噪声源识别方法,不仅分析了信号的幅值信息,而且还有效利用了信号之间的相位信息。通过计算信号之间的瞬时偏相干函数,可以消除汽车声源信号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将偏相干函数幅值与相位信息结合形成瞬时偏相干关系谱,使之可以快速、直接地对汽车车内噪声源进行识别,并且该方法适用于平稳、非平稳和瞬态信号的噪声源识别分析。

 

17.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8.01.24

授权公告日:2019.05.20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提供一种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仪及测量方法,可测量钢轨和道岔全轮廓磨损量并对整段道岔和钢轨磨损进行分析,该测量仪包含硬件测量系统和测量数据分析处理软件,硬件测量系统包括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旋转编码器测量定位装置、数据传输与电源装置,测量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包含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标定模块、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控制模块、数据采集图像处理模块、测量数据合成模块和测量数据分析模块,软件安装于PC上即可,本发明不仅能实现非接触、自动化测量,克服机械量具测量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大大提高测量的效率,便于铁路维护数字化管理。

 

18.悬挂式独轨列车的内转子直接驱动式结构:

专利申请日:2016.08.29

授权公告日:2018.06.19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挂式独轨列车的内转子直接驱动式结构,包括转向架的构架,转向架的构架包括侧架、横梁、构架中心台,构架中心台上设有空气弹簧以及枕梁,枕梁前后两侧设置横向拉杆,枕梁压装于空气弹簧上,悬吊装置为四连杆机构;侧架外侧分别横向设置一对走行轮,侧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导向轮,每对横向的走行轮之间设有为走行轮提供旋转动力的内转子式永磁电机,本发明采用内转子式直接驱动电机作为转向架的驱动装置,使得能量的转化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减小了电机的尺寸、与电机的发热量,该转向架的结构得到简化,增加了其可靠性,同时又降低了维护成本,且降低了转向架运行时所带来的噪声。

 

19.浮置板轨道磁流变阻尼控制方法及装置:

专利申请日:2016.06.14

授权公告日:2018.02.06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置板轨道磁流变阻尼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浮置板轨道磁流变阻尼控制方法包括:依据车辆磁流变阻尼半主动隔振浮置板轨道垂向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获得磁流变阻尼器的磁流变阻尼力、位移阈值、响应滞后时间的最佳值;通过磁流变阻尼器的地棚半主动开关控制磁流变阻尼器的磁流变阻尼力、位移阈值、响应滞后时间调整至最佳值。本发明将磁流变阻尼器引入传统的浮置板轨道中,通过调整磁流变阻尼器的磁流变阻尼力、位移阈值、响应滞后时间等参数的值控制磁流变阻尼器,有效抑制浮置板轨道固有频率附近的振动放大现象,同时显著减小浮置板轨道最大垂向振动位移,提高轮轨安全性。

 

20.一种降低TDICCD相机图像模糊度的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3.12.04

授权公告日:2017.02.08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属图像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基于TDICCD相机的航空遥感图像模糊参数的确定和航空遥感图像模糊的消除。具体步骤包括建立图像坐标系,读取面阵图像,构建相似性配比准则,进行偏移解算获取同名点得到消减振颤影响的数字图像。该方法的计算过程相对简单精确,处理效果良好。

 

 

 

21.一种无砟轨道板抬升支架:

专利申请日:2013.08.26

授权公告日:2016.03.30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砟轨道板抬升支架。该无砟轨道板抬升支架包括螺纹杆、多个卡扣、两个和螺纹杆配套的固定螺母以及由槽钢制成的四个支撑杆;相邻的两个支撑杆的端部均和一个卡扣转动连接,四个支撑杆首尾依次连接构成四边形支撑架;支撑架中相邻的两个支撑杆的长度相等;螺纹杆同时穿过支架上其中对称的一组卡扣上的两个通孔与其套接,两个固定螺母设在螺纹杆的两端用于对两个卡扣定位;另外的一组顶点中,其中的一个顶点通过卡扣固定在底座板上,其中的另一个顶点通过卡扣固定在轨道板上。本发明提供的无砟轨道板抬升支架降低了受损轨道板在被抬升过程中受到的集中应力,进而降低了在抬升修复过程中对轨道板损毁的可能。

 

22.一种融合车速信息和轴箱垂向加速度信息的车轮扁疤车载检测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2.10.19

授权公告日:2015.01.14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车速信息和轴箱垂向加速度信息的车轮扁疤车载检测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轮扁疤检测方法适用范围有限、不便于使用和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车辆运行时的速度v和车辆轴箱的垂向振动加速度a;根据融合规则将速度v和轴箱的垂向振动加速度a进行信息融合,并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出车辆轴箱的振动特性,进而分析出存在车轮扁疤时车辆轴箱的振动特性;对得出的各振动特性进行理解、对比,建立车轮扁疤的判断规则,进而对车轮扁疤进行动态检测。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达到了适用范围较广、便于实施及维护、成本低廉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23.一种高速铁路结构物沉降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1.03.14

授权公告日:2012.11.21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结构物沉降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装置的储液器上部有密封盖,储液器中下部装有传压液,储液器上部通过气管与压力变送器的压力引入端一相连,储液器的下部通过传压管与压力变送器的压力引入端二相连,压力变送器的电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电连接,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与控制中心通讯。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精度高,操作方便,使用它可实现环境恶劣地区高速铁路结构物沉降的长期自动化监测。

 

24.一种用于组织修复的仿贻贝接触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8.03.09

授权公告日:2020.12.18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组织修复的仿贻贝接触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以甲基丙烯酰胺化多巴胺、阴离子单体、阳离子单体共聚成带有相反电荷以及仿贻贝官能团的三嵌段共聚物,并在其中掺入带正电的季铵盐改性天然高分子,制备出具有半互穿网络结构的强效接触抗菌超强聚电解质水凝胶;由于阳离子单体和天然高分子改性季铵盐的存在,水凝胶有良好的抗菌性;甲基丙烯酰胺化多巴胺能与细菌的表面产生相互作用,捕捉细菌,从而增强水凝胶的抗菌效率;同时,甲基丙烯酰胺化多巴胺能促进细胞粘附,使水凝胶良好的细胞亲和性;另外,本发明制备的水凝胶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稳定的溶胀性能、自愈合性能,可应用于组织修复。

 

25.基于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电子病历实体关系抽取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9.03.12

授权公告日:2022.12.20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电子病历实体关系抽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数据构造器对自然语句进行重新构造得到多维层次序列;采用向量表示技术将多维层次序列映射为输入特征向量;采用卷积循环神经网络ConvLSTM同时捕捉语句的局部与全局语义信息,得到上层句子向量;采用两级注意力机制捕获与语义关系紧密关联的文本内容,获得高级别句子向量,以解决多实例误标签的问题;根据获取到的高级别句子向量进行关系判定,得到预测标签。本发明不依赖任何外部资源特征,仅通过数据重构与改进网络模型框架的方式以提升实体关系抽取性能。同时该发明的方法可以扩展到其他具有特征提取不充分与样本不均衡等问题的任务中。

 

26.高铁调度员疲劳状态测评方法及系统:

专利申请日:2017.05.27

授权公告日:2020.11.20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调度员疲劳状态测评方法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高铁调度员的心率信号、心电信号、脑电信号、面部图像信号和眼动特征信号;基于心率信号、心电信号、脑电信号、面部图像信号和眼动特征信号,提取疲劳警戒值以下的特征值;基于疲劳警戒值以下的特征值,利用多通道数据融合算法,确定高铁调度员的疲劳状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以高铁调度员日常作业为测试背景,融合了多个信号进行判定,解决了如何提高测评的精度和准确度的技术问题,使得监测与测评更具有实际意义。

 

27.基于无证书聚合签名的车联网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8.06.27

授权公告日:2020.11.03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证书聚合签名的车联网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法,其做法主要是:A、建立密钥:车辆的公私钥对与真实身份进行绑定,即使临时身份发生改变,车辆公私钥对不会更新;B、注册与授权:通过将车辆申请用随机数以及车辆真实身份保存到构建的临时身份索引数据库中,提供注册追踪中心对车辆的事后追查;C、认证与密钥协商:车辆通过引入随机参数,对授权颁发阶段中注册追踪中心为车辆临时身份颁发的秘密预签名进行重新构建,由路边设施(RSU)聚合转发车辆的签名信息;该方法具备条件匿名性、能够抵抗临时私钥泄露攻击、安全性高、认证效率高并且系统开销小。

 

28.基于健康监测数据的高铁大型桥梁性能测试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5.11.09

授权公告日:2019.04.23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健康监测数据的高铁大型桥梁性能评定方法,涉及桥梁工程检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高铁桥梁上优化布置自动化的传感器硬件设备系统,实现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对实测数据依次进行降噪等处理、时域统计处理及频域处理后,基于健康监测数据进行桥梁运营安全性能的评判。本发明的方法符合高速铁路桥梁检测评定的实际需求,能够及时准确反应高速铁路桥梁运营的安全性,为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营提供重要保障;本方法的评定结果还同高铁桥梁常规检测评定结论相统一,便于系统在桥梁管理人员的实际应用;在本方法评定结论的基础上还提出具有针对性桥梁养护维修的决策建议,便于实现及时维护、动态维护,大大提高桥梁检修的效率。

 

29.曲面零件表面轮廓损伤分析装置及其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6.08.04

授权公告日:2019.08.06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曲面零件表面轮廓损伤分析装置及其方法,曲面零件表面轮廓损伤分析装置包括防震平台,防震平台上设置有X轴滚珠丝杆模组、至少一条滑轨和用于带动曲面零件旋转的旋转装置;导轨上活动安装有Z轴立柱装置,Z轴立柱装置上固定安装有Z轴滚珠丝杆模组;Z轴滚珠丝杆模组上安装有Y轴滚珠丝杆模组;X轴滚珠丝杆模组、Y轴滚珠丝杆模组和Z轴滚珠丝杆模组上均设置有与其上具有的磁栅尺读数头配对使用的磁栅尺;Y轴滚珠丝杆模组安装有CCD图像传感器和激光2D轮廓采集仪;CCD图像传感器、激光2D轮廓采集仪和磁栅尺读数头均与检测模块连接,X轴滚珠丝杆模组、Z轴滚珠丝杆模组、Y轴滚珠丝杆模组和旋转装置均与控制模块连接。

 

30.3D打印高强度铝合金用金属粉末、打印方法及其应用:

专利申请日:2018.09.18

授权公告日:2019.07.30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高强度铝合金用金属粉末,用所述金属粉末3D打印高强度铝合金的打印方法及其该3D打印方法的应用。所述3D打印高强度铝合金用金属粉末,包括铝合金微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微米颗粒表面从里到外依次修饰有石墨烯和纳米增强颗粒;石墨烯添加量为所述金属粉末总质量的0.30.6%,纳米增强颗粒总添加量为所述金属粉末总质量的13%;所述铝合金微米颗粒的粒径为10μm60μm;纳米增强颗粒的粒径为30nm60nm。所述金属粉末可打印高强度铝合金,广泛引用于铝合金部件的制造上。

 

31.基于半模基片集成波导的电可调谐带通滤波器:

专利申请日:2014.07.29

授权公告日:2016.07.20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模基片集成波导的电可调谐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由于基片集成波导中间为理想磁壁,电力线平行于第一金属片的对称中心线,可以由此处将基片集成波导一分为二,并不会改变场模式,这样在保证拥有基片集成波导相同的性能同时可以大大减小由基片集成波导构成的器件的体积;而且通过接地孔能有效降低插入损耗,提高Q值;另外,通过第一隔直电容、第二隔直电容和第三微波传输线、第四微波传输线,加上行成半模的基片集成波导,能够方便有效的加载直流馈电,方便频率调节;通过第一可变电容和第二可变电容,能够使得基于半模基片集成波导的滤波器的通带产生频率调节。适合在射频器件领域推广运用。

 

32.一种熔融共混制备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的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2.06.04

授权公告日:2014.07.02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一种熔融共混制备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的方法,其步骤是:1)选取碳纳米管或石墨为导电填料,再选择聚合物一和聚合物二:其中聚合物一的粘度)与聚合物二的粘度之比≥100;或者聚合物一与导电填料亲和性低、聚合物二与导电填料亲和性高,导电填料与聚合物一及聚合物二构成的共混体系的理论浸润系数ωa>1,其中γ代表两相之间的界面张力,且聚合物一、二是化学性质不相容的聚合物;2)将导电填料进行煅烧或酸化处理;3)再将导电填料先与聚合物一熔融共混,得母料,再将母料与聚合物二熔融共混,即得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该方法的导电填料用量低,制备的导电复合材料导电性能好,力学性能强。

 

33.一种壳聚糖季铵盐抗菌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7.03.14

授权公告日:2021.11.30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一种壳聚糖季铵盐抗菌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以纤维素为基体,通过酰胺化反应接枝壳聚糖,再对壳聚糖进行季铵化反应获得表面接枝壳聚糖季铵盐的抗菌纤维素;该方法采用化学接枝含有较多氨基的季铵盐前驱体,随后季铵化的技术,在材料表面获得稳定有效的抗菌基团,步骤简单,成本低廉,反应效率高,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对环境友好,所制备的抗菌剂抗菌性能稳定持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都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而且按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抗菌剂可以循环使用,对纤维素基体无破坏作用。

 

34.一种抗冲击干扰的自适应回声消除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8.08.14

授权公告日:2020.12.01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一种抗冲击噪声干扰的M估计解相关成比例自适应回声消除方法,其步骤如下:A、远端信号采集,对远端传来的远端信号进行采样,可以获得当前时刻n的远端输入信号的离散值x(n),其滤波器输入信号向量为x(n)=[x(n),x(n1),...,x(nL+1)]T;B、回声信号估计,将时刻n的输入信号向量x(n)通过自适应滤波器,其输出值y(n)即回声信号的估计值;C、输入信号的解相关运算,计算相关系数a(n),得到自适应滤波器抽头权向量w(n)的更新向量z(n);D、回声消除,用近端麦克风采样得到带回声的当前时刻n的近端信号d(n)减去回声信号的估计值y(n);E、滤波器抽头权系数更新,计算出滤波器当前时刻n的抽头权向量w(n)更新的评价函数ψ(e(n))以及更新步长矩阵G(n);F、令n=n+1,重复上述A,B,C,D,E的过程至通话结束。

 

35.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挡肩的修复方法及钻孔装置:

专利申请日:2013.08.14

授权公告日:2016.02.17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挡肩的修复方法及钻孔装置。该修复方法为:对挡肩的修补区域进行清理;在修补区域上垂直钻孔,然后将螺纹钢筋植入孔中,并固定住;用修补材料对修补区域进行修补。用于修复方法的钻孔装置包括底座、刻度杆、限位环、制动杆和钻孔机构;钻头设置在钻孔机上;底座固定在挡肩上;刻度杆固定在底座上,与底座垂直设置;刻度杆上设置有若干刻度槽;限位环的一端与钻孔机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卡在刻度槽中,限位环能在相邻的两个刻度槽中移动;制动杆设置在限位环上。由于在修补区域植入钢筋,故修补材料与修补区域结合度高,不易发生脱离现象,且修复方便快捷,工期短,实用性强,修复效果好。

 

36.一种次级变参数和变结构的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

专利申请日:2017.04.05

授权公告日:2020.02.18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次级变参数和变结构的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在接收部分设立恒流恒压切换电路一和恒流恒压切换电路二,次级恒压补偿电容和切换开关一串联,且切换开关一的控制端与控制器一相连;恒流恒压切换电路二由次级恒流补偿电容和切换开关二串联,且切换开关二的控制端与控制器一相连。本发明还公开了与上述方案在控制端略有差异的第二实施方案。采用本发明结构的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既能输出恒流也能输出恒压,适用于对电池进行充电,特别是单个电源下多负载的充电;且其控制方便、系统工作稳定、结构简单、对逆变器的容量要求相对较低和制造成本低,整个过程输入阻抗均为纯阻性,能避免无功功率的输入,能提高系统效率。

 

37.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的模型预测单相移控制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7.12.05

授权公告日:2019.12.20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的模型预测单相移控制方法,根据变换器输出电压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构建所述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的状态微分方程;对微分方程中输出电压的微分项进行离散化处理,计算得到变换器在下一个控制周期的预测输出电压;以变换器的预测输出电压和参考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构建目标评价函数J,对所述目标评价函数J进行求导获取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下的优化相移量Dopt。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控制算法下变换器在负载电阻、输入电压和参考电压突变时动态响应慢的问题,且控制算法结构简单、易于数字化、容错性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8.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点与短路故障点的定位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7.07.05

授权公告日:2019.10.18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点与短路故障点的定位方法,其步骤主要是:当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发生雷击短路故障时,检测并记录雷击电流及故障电流行波信号并进行相模变换,得到整流侧和逆变侧的电流行波模信号;利用小波变换获取电流行波数据的模极大值对应的时刻,进而得到雷击点与整流侧的初步距离;根据雷击点在输电线路上的位置分区,分别采用多信号分类的谱估计方法提取相应侧电流行波模信号的固有频率的主成分,并利用基于固有频率的单端故障测距方法求取输电线路故障点与整流侧的距离。该方法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短路故障点的定位精度高,定位运算量小,定位速度快。

 

39.一种碳纳米纤维增强受电弓复合碳滑板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8.09.14

授权公告日:2020.01.14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纤维增强受电弓复合碳滑板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碳纳米纤维与分析纯的酚醛树脂制备弱极性的碳纳米纤维“胶体系”,用于改性煤沥青的粘结剂体系,以减少微裂纹的产生并辅助滑板材料形成铜“骨架”结构;采用双螺旋热挤压、隔氧焙烧、铜溶液浸渍获得碳纳米纤维增强的受电弓复合碳滑板。本发明可以减少微裂纹产生并在碳滑板材料中实现铜“骨架”结构,较少的微裂纹和铜“骨架”不仅增强了滑板的机械强度,而且铜“骨架”结构加快了滑板散热,提高了滑板耐电弧烧蚀能力。

 

40.一种组合步长成比例仿射投影回声消除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7.03.15

授权公告日:2019.08.02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一种组合步长成比例仿射投影回声消除方法,其步骤如下:A、在电话扬声器处采集远端传来的声音信号x(n)和电话麦克风处采集期望信号d(n);B、将声音信号x(n)作为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入,其输出为回声信号的估计值C、回声抵消—将d(n)减去得到的误差信号e(n)作为消除回声后的干净信号传送给远端;D、计算自适应滤波器的误差向量;E、计算自适应滤波器的权值更新增量Δw(n);F、计算组合步长μ(n);G、更新自适应滤波器的权值向量w(n+1)=w(n)+μ(n)Δw(n);H、令n=n+1,重复A、B、C、D、E、F、G的步骤,直至通话结束。本发明具有收敛速度快、同时稳态误差低的优点。

 

41.基于一范数零吸引的指数函数回声消除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7.03.21

授权公告日:2019.08.02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基于一范数零吸引的指数函数回声消除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范数子带回声消除方法,其步骤包括:A、远端信号采样;B、回声信号估计;C、回声信号消除;D、滤波器抽头权系数更新;E、令n=n+1,重复步骤B、C、D,即可实现实时的回声消除;它在权系数向量更新公式推导中采用了权系数向量的一范数,即γ||W(n)||1,其中γ为权系数向量的一范数的比例参数,在推导中得到零吸引子ρ(n),ρ(n)=b·sgnW(n),即在针对稀疏系统时权系数向量向零更新的速度更快;权值更新时采用指数函数作为代价函数的方法,从而在权系数向量更新中代价函数变为并引入新的步长因子,使得在高斯信号以及稀疏系统的情况下,滤波器的输出信号能够获得更为快速的收敛性和更低的稳态失调。

 

42.一种Fe-Ni-P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7.06.14

授权公告日:2019.02.01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FeNiP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一种FeNiP合金,通过一种FeNiP合金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此方法包括:将羰基铁粉在主要成分为硫酸镍和次亚磷酸钠的镀液中进行化学镀镍磷,得到FeNiP复合粉末,其中,FeNiP复合粉末的主要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Fe:65~71%,Ni:25~30%,P:3~5%,C:≤0.05%;将FeNiP复合粉末进行预压成型后进行烧结。通过此方法制备得到的FeNiP合金的硬度、强度、磁性能以及塑性好。并且,此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较高的工业化前景。

 

43.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方案优化设计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5.05.13

授权公告日:2018.06.19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方案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将牵引变电所、分区所、AT所(若采用AT供电方式)以及开闭所等供电设施的数目、位置和牵引变压器容量设置为优化变量,根据设计性能和要求设置约束条件,确定优化目标函数(例如全线最小供电容量(Ssub)、最小平均功耗(Ploss)、最少工程造价(M)等),建立满足单目标最优或多目标满意优化的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数学模型。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在约束条件限制域内对所有可能的牵引供电方案进行自动比选,确定符合优化目标的最优方案或满意方案.本发明方法能自动、高效、准确地确定牵引供电设施的数目、位置和变压器容量等设计参数,提高牵引供电设计的精细化水平,降低牵引供电系统建设和运行费用。

 

44.筒式深井救援装置:

专利申请日:2018.03.20

授权公告日:2022.11.29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筒式深井救援装置,包括与深井出入口连接的主支撑结构、安全套筒、位于所述主支撑结构和安全套筒之间并控制所述安全套筒升降的控制机构、位于所述安全套筒下方的自锁支撑机构以及连接所述自锁支撑机构和安全套筒的连接结构;所述自锁支撑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自锁单元;所述自锁单元包括第一折叠杆、与所述第一折叠杆铰接的第二折叠杆、驱动所述第二折叠杆沿其与第一折叠杆的连接处转动的驱动器;所述第二折叠杆底部设有第一插销,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插销匹配的插口,相邻的所述自锁单元的所述第二折叠杆通过所述相互匹配的第一插销和插口实现自锁连接。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安装,适用性强,为坠井者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

 

45.大型变压器局部放电定位检测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9.04.27

授权公告日:2020.04.24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大型变压器局部放电定位检测方法。通过在变压器套管与变压器油箱表面放置四个超声传感器;然后分析采集的超声波波形得到定位参数与时延,提出一种通过定位参数确定局部放电发生在变压器套管或变压器本体的方法;随后通过时间差定位方程求解得到局部放电源的位置;最后重复试验多次并筛选求均值得到局部放电源的精确位置。该检测方法有效提升了大型变压器局部放电定位精度和定位效率。

 

46.动车组多堆燃料电池系统剩余使用寿命一致性控制方法:

专利申请日:2020.03.09

授权公告日:2022.08.09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动车组多堆燃料电池系统剩余使用寿命一致性控制方法,对动车组动力系统参数配置和选型;分析并量化每种工况引起的寿命衰减率,获得多堆燃料电池的实时剩余寿命,并定义燃料电池系统微衰减比;将每个燃料电池系统视为智能体,建立多堆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模型,并采用特征值扰动法分析一致性控制理论的反馈系数与通信网络矩阵对收敛速度的影响,获得具有最快收敛速度的参数组合;结合功率平衡及各并联燃料电池系统发电的约束条件,利用基于多智能体的一致性控制算法,通过局部供需功率不匹配值和微衰减比的差值,相互迭代更新,实现不同初始老化状态的燃料电池的剩余寿命逐渐达到一致,以及某套设备停机的故障修复及修复后“即插即用”。

 

47.一种基于多通道融合与重排序的中文文本自动校对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9.07.23

授权公告日:2022.06.21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通道融合与重排序的中文文本自动校对方法。该方法中的神经机器翻译模型选择卷积编解码网络,通过三个预测通道结合字级别和子词级别的校对模型,其中各通道均启用集成解码机制并输出N个最佳候选,然后应用重排序组件基于标准化的语言模型特征对聚合的输出结果重打分。不同中文校对系统的性能对比实验表明,M1+M2+M3(4ens,nbest)+LM特征(标准化)在NLPCC 2018中文校对基准测试集上建立了新的SOTA分数,相较于之前最好的结果,性能相对提升了约19.4%。不同重排序方法对比实验表明了本发明提出的LM特征(标准化)重排序方法的有效性。组件拆解对比实验则表明了各通道启用集成解码和nbest输出的必要性。

 

48.一种受电弓滑板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9.01.25

授权公告日:2022.05.04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电弓滑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受电弓滑板技术领域。其包括:碳纳米纤维复合基体以及设置在碳纳米纤维复合基体上的碳铜纳米纤维编织网层;其中,碳铜纳米纤维编织网层由聚丙烯腈溶液以及醋酸铜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溶液制得的毛刺状碳铜纳米纤维束编织而成。本发明通过碳铜纳米纤维编织网层,提高了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导线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材料的磨耗,增强了电气接触。本发明的碳铜纳米纤维束为毛刺状,增大了纤维表面积,有利于在使用过程中和其他物质的均匀负载,使其性能能够统一发挥,达到其高效的使用目的。同时由于比表面积增大,镶嵌在纤维表面的铜粒子数量增加,提高了导电特性和受流质量。

 

49.一种中压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专利申请日:2017.12.25

授权公告日:2018.04.24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压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牵引供电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牵引变电所;牵引变电所包括依次相连的三相降压变压器、三相电抗器、电压源换流器和第一直流母线;三相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到三相电网,电压源换流器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第一直流母线的正极和负极,第一直流母线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馈线和回流线连接到接触网和钢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极大地改善系统的电能质量,彻底取消电分相环节,实现整个牵引网贯通供电。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可增大单个牵引变电所的供电距离、实现铁路沿线可再生能源、机车再生制动能量的有效利用。

 

50.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铁基纳米颗粒复合电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申请日:2020.06.22

授权公告日:2022.10.14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铁基纳米颗粒复合电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能源催化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铁/氮前驱体、同步分解熏蒸制备复合材料前驱体以及将复合材料前驱体在强酸或强碱中清洗,去除非催化活性物质,冷冻干燥,即可得到。本发明简化了工艺流程,实现同步地热解铁基前驱体、对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与氮掺杂,适合于规模化制备石墨烯负载纳米铁基化合物复合电催化材料;且具有优异性能:纳米铁基化合物颗粒尺寸低于5nm,比表面积大于300m2/g,孔容积大于1.5cm3/g,在氧饱和的0.1M KOH电解液中,其电催化氧还原起始电位大于0.9V(vs.RHE),半波电位为8.3V(vs.RHE)。

 

51.列车车载储能设备的储能量设计方法

专利申请日:2021.05.26

授权公告日:2022.01.04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车载储能设备的储能量设计方法,列车车载储能设备的设计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列车的相关信息;根据相关信息,设计仿真条件;根据仿真条件和惰行节能策略,得到目标列车的运行速度曲线优化算法;根据优化算法,批量计算车载储能设备在无能量限制情况下目标列车的多个到站运行速度曲线,形成曲线簇;根据曲线簇中的每个曲线,得到列车的各曲线累计运行耗能,并对曲线簇中各曲线的累计运行耗能进行排序;设置列车行驶全线路的到站覆盖率;根据运行耗能排序和到站覆盖率,得到车载储能设备的最小储能量;根据车载储能设备的硬件约束条件,判断最小储能量是否合适,若合适,结束设计;若不合适,返回重新计算,直至合适,结束设计。

 

52.一种基于车辆计数感知注意力的稠密车辆检测方法:

专利申请日:2020.10.12

授权公告日:2021.09.14

专利权期限:20 年

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计数感知注意力的稠密车辆检测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网络模型检测密集环境下的车辆,网络模型包括车辆数量感知网络模型和稠密目标检测网络模型,通过车辆计数感知注意力模块将两个网络模型集成,增强了车辆检测的有效特征,通过构建车辆计数密度图有效地表示车辆的语义信息和空间信息,计算基于交叉熵的车辆数量感知损失函数,监督模型学习车辆的语义信息和空间信息,提高了网络模型的车辆检测效果。

截至挂牌日,以上52项专利已取得专利证书。


(三)招商价格:面议

(四)交易组织方式:本信息长期有效。项目征集到一个意向合作方后,转为正式挂牌项目交易。

(五)其他需披露的事项。 

投资者如有合作意向,请联系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淄博分中心办理登记手续。

联系电话:15666023929